思维的方法与技巧——立体思维法

发布时间: 2019-01-18 3350

为什么能“清晰生动、真实感人”?


——立体思维法


为什么有的人谈论问题或发表文章,恩路清晰,层次分明,纵横连贯,旁征博引,观点明确,语言生动?


就因为他有意无意地运用了立体思维法;


为什么好的一文艺作品(如电影、图画、小说等)能使人感到生动形象、真实感人?


也是因为通过立体思维,对事物、线条、色彩、声青、文字等进行巧妙安排和精心设计,给人以鲜明的立体感,从而获得成功。


所谓立体思维,指的是采用空间思维的方式,对认识对象作多方位、多角度、多手段的考察和探索,力图真实、全面、鲜明地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,以及这个整体与其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,它不是反映对象的个别方面,而是原映对象各方面的总和。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,把鲜明和生动统一于一个思维过程之中,如果你掌握了它并能自觉运用它,就可缩短认识时间,更有效地认识事物和进行创造性活动。


由于教育的原因,我国的学生不管是小学生、中学生乃至于大学生,都被训练成一种“平面思维的专家”,结果严重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掘和增强,影响学习效果。因此,当前学校教育应引导学生走出二维(平面)世界,进入广阔的三维(立体)世界。有教师曾为了彼学生更舒地理解剧作家曹禺的作品《雷雨》,他没有就课文讲课文,而是让学生们在预习课文时自选角色,认真体会剧本的寓意和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,然后让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演出,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评议。最后由老师画龙点睛地论述作品的中心思想及其写作特点。这种教育方法新鲜、形象、生动,有立体感,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这样教学的结果是:《雷雨》这部名著,不是作为文字而是以生动的形象信息储存进学生的大脑,形成鲜明、牢固的记忆。


《风景谈》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在40年代撰写的一篇歌颂解放区的散文。文中描绘了几个各具特色的画面。李溥在讲这一课时,采用了“画”的方法。讲课前,他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,除了查阅字词、熟悉内容外,还必须根据作者描绘的不同风景画面的内容、意境、认真思索、想象、构思,然后分别用绘画表现出来。课堂上,他让几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不同的画面,并让他们分别阐述自己对这幅画的构思过程,请全班同学评议。这样做,把原来读、讲、背的平面教学转变为立体教学,教学效果事半而功倍。这种教学方法当然也适用于其它各科的教学。


怎样进行立体思维呢?概括地说,须遵循如下三条规律:


1,.诸多因素综合律


在立体思维过程中,要把各种条件、要求、关系、特征综合起来考虑。如果你为解决什么问题或做出什么决策而思考,你要对与做出决策或解决问题有关的所有因素都进行仔细推敲,考虑无遗。.,_


2.纵横因素交织律


在立体思维时,要对事物进行纵的分析和横的分析,并在此基础上,把两者综合为一个整体。所谓纵的分析,是指对认识对象的过去、现在、将来进行分析;所谓横的分析,是指在同一时间内,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,包括它的正反面等等,分析之后,把两种分析汇合起来,组成认识之网。这样,就可以克服主观性、片面性,防止思想僵化。


3.各种层次贯通律


在立体思维过程中,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展开,必须按照一定层次,有条不紊地安排或组织起来,清晰地看到思维对象的发展和深化过程,使思想的组织表述严密有序、合乎逻辑。


思考问题,从点到面,又从面到体,才能扩大思路,不断突破。中学生必须有目的、有步骤、有条理地从多方面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。并及时加以总结整理。在学习中,一般人仅仅满足于弄懂具体科学问题本身,善于思考的人则进一步整理自己的思路,总结思考中的经验教训.一个人的具体思维过程是十分复杂的,难免犯各种错误。总结各种具体的进行思维的经验,并使之概括化、系统化,就可以得到更深刻的认识,使思维建立在更加自觉和主动的基础之上。

扩展阅读:创新思维培训课程

返回列表

重点新闻